教育科研
怎样与家长分享观察记录和评价信息
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:“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,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,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;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。”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中的全面发展,科学进行幼儿发展评价,更好地做好家园共育,2025年5月12日,海安高新区田庄幼儿园开展“怎样与家长分享观察记录和评价信息”课题组教研。
经验分享,共研讨
课题主持人开场致辞,强调了家长工作的重要性,指出分享观察记录和评价信息是家校共育的关键环节,有助于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度,促进家园合作。
活动开始,大班、中班和小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。分享内容详细,有理有据,能有效呈现幼儿游戏与生活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,近距离与家长交流,并能够基于观察进行下一步反思,能有效的提升家园协作,赢得家长认可与支持。
大一班:教师利用微信、电话等通讯分享观察记录与评价,与家长面对面分享儿童的发展信息。将记录整理成详实的评价档案,并在一对一家长会时,为家长提供一份书面总结报告。
大二班:教师要定期整理孩子在园内的观察记录,包括孩子的行为表现、学习情况、社交互动等,并且确保记录内容客观、真实,能够全面反映孩子的成长状况。对于重要的观察记录和评价信息,采用书面形式,以便家长保存和查阅。
中一班:教师在持续不断的观察记录中,描述儿童的成长与学习变化,并且将记录整理成有意义且信息详实的评价档案。能根据家庭特点,有针对性的制定家长会召开计划,在交流的过程中,教师认真倾听,让家长感受到自己被认可,向家长传递一种讯息:家长的观点是重要且有意义的。
中二班:在分享观察记录时,要确保孩子的隐私得到保护,避免泄露孩子的个人信息;对于敏感或负面的信息,要谨慎处理,避免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。
小一班:小班将幼儿成长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,包含了一日生活、游戏、绘本教育、节日教育等,纸质档案呈现孩子活动的过程性材料。从五大领域着手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全面发展。从家长反馈良好,家长对孩子的变化、成长感到很欣慰,对教师的工作表示了肯定。
小二班:在分享评价信息时,可以列举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指导,让家长了解教师的付出和努力;同时,也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,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。
中二班:在呈现评价信息时,我们还要注意采用积极、鼓励的语言,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优点,避免使用负面或批评性的语言,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家长的积极性。
大一班:教师要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,通过真诚的沟通和交流,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,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,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想法,积极倾听他们的声音。
大二班: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和孩子的情况,进行个性化的沟通。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,满足家长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。
小一班:教师要持续跟进孩子的成长情况,及时与家长分享新的观察记录和评价信息。同时,也要积极听取家长的反馈和建议,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效果。
……
集体讨论,共优化
随后,全体教师聚焦怎样与家长分享观察记录和评价信息展开研讨,共享经验,细致梳理,深度讨论优化。
做到档案全面详实:档案内容涵盖幼儿生活、游戏的方方面面,从五大领域切入全面展现幼儿发展。
注重沟通渠道多样化:微信、家访、家长开放日、一对一家长会、面对面沟通等。
注意评价的双向互动: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,做到信息互通,注重家园互动,形成教育合力。
注重个体差异:进行个性化评价与支持。
持续跟进与反馈:结合家长反馈,记性合理改进。
总结提升,向实践
活动最后,课题主持人梁晓丽对活动进行了总结:
1. 做好记录,收集成长证据。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熟练地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,收集、整理、分析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有利证据。
2. 良性互动,共促孩子成长。教师和家长的良性互动是提升家园合作质量的关键。
3. 家园携手,共筑成长阶梯。好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,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家园携手,共同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基。
本次课题研讨会是聚焦问题、研思并进、凝聚共识的一次交流。此次活动的开展为课题组下一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,全体课题组员将加强自身学习,深入思考,积极实践,把握研究方法和路径,注重细节,扎实做好课题研究的每一项工作,以研促教共赴成长!
用户登录